昇顺信息网 昇顺信息网 香雨尚新闻-绿色清新版新闻系统(全自动采集发布)

当前位置:主页 > 国内 > 本文内容

传承创新,让“好方”变“好药”(走企业,看高质量发展)

发布时间:源自:网络整理作者:admin阅读()

  仁和集团在科研、生产、流通等环节多点发力

  传承创新,让“好方”变“好药”(走企业,看高质量发展)

  本报记者 郑少忠 周 欢

  走进位于江西樟树市的仁和(集团)发展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仁和集团”),宛若置身一座精致的中式园林——鸟鸣阵阵,流水潺潺,一幢幢飞檐翘角的仿古建筑映入眼帘。若不是闻到药香,或许会忘记这里是一座集研发、生产、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医药产业科技园。

  近年来,仁和集团致力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,在科研、生产、流通等环节多点发力、链式布局,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钻研古方,提炼精华制药

  “数据与古方‘二冬汤’一致!”

  一纸检验检测报告让仁和集团研发总监李喜龙兴奋许久——历时7年研发的第一款经典名方产品二冬颗粒于今年5月顺利通过江西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样品复核。

  经典名方是历代名医临床经验总结的精华,对其研究及开发应用,是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内容。2018年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《古代经典名方目录(第一批)》,“二冬汤”正是其中之一。

  从“好方”到“好药”,传承贯穿始终。“在实验室阶段,研发团队通过查阅文献,分析处方中各味药的主要成分,并严格按照关键信息中的要求,制备基准样品,再与传统‘二冬汤’样品进行质量对比。”李喜龙说,二冬颗粒迈过获批上市第一关,为研发其他15个经典名方增添了信心。

  四川三台县的麦冬、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和甘肃民勤县的甘草……翻开采购清单,二冬颗粒的8味药材,均购自道地产区。

  “集团用于生产的中药材有上千味,遍布各地中药材道地产区、主产区,我们通过实地考察、产地直采等方式,保证药材质量稳定可靠、可追溯。”仁和集团采购总监陈剑波说。

  在药品生产车间,药工们正将药粉均匀撒在圆形簸箕上,喷上一些水后端起簸箕,快速来回旋转晃动……不一会儿,药粉就变成了一粒粒细小的药丸。

  “这是参茸黑锡丸,80粒仅有0.3克重,比油菜籽还小,通常需采用水泛丸制作这一传统技艺。”仁和集团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康志华介绍,为确保药品质量,公司在一些制药关键工序仍坚持采用“切、片、筛、炒”等传统中药炮制技艺。

  科技攻关,助力产品创新

  拿起一只深色小瓶,仁和集团大健康研发技术负责人王小兰介绍:“这款药食同源酵素,是我们大健康领域的‘明星产品’。”

  进军大健康市场,得益于科技创新。“我们攻克了本草发酵等多项技术难题,达到了98%纯植萃发酵,生产过程无需额外添加一滴水。”王小兰说。

  聚焦产品创新,仁和集团加大保健食品、化妆品、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。“目前,在大健康领域,企业已拥有25个剂型、35条生产线、862个品种以及27项发明专利。”王小兰说。

  科技创新助力老药“翻新”、剂型改良。在集团展厅里,参鹿补片、养血当归颗粒、大活络胶囊、蚝贝钙片等一批经过“翻新”的老药尤为亮眼。

  “以参鹿补片为例,以前受限于生产工艺,产品未能规模化生产。后来,研发团队从研发设计、制备工艺、质量控制及产业化研究等方面进行改良,实现了批量化生产。”李喜龙介绍,近3年,该产品实现销售收入6.5亿元。

  除了依托本地科研和人才资源,仁和集团还在上海、沈阳、成都、珠海等地搭建研发合作平台,形成一支博士硕士占比超60%的研发团队;与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高水平检测实验室;与中国中医科学院、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、上海大学、暨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;积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,获批多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,获新药证书53个,11家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……创新,已成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
  数智融合,推动转型升级

  来到丸剂生产恒温车间,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,炼药机、制丸机、滚圆机等10余台套智能化设备一字排开,六味地黄丸、大活络丸等药品配料经过机器和坨、炼药、制丸、筛丸、打光等数十道工序,源源不断地送到下一环节。

  仁和集团通过打造智慧工厂,实现了由传统制药向智能制药的转型升级。“中药生产制造不再是印象中的人工熬制,除了部分关键工序,生产过程基本实现自动化、数字化和在线控制。”康志华介绍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传承创新,让“好方”变“好药”(走企业,看高质量发展)

Copyright © 2012-2022 昇顺信息网 版权所有 合作/意见信箱:hh7000@qq.com 友情链接: